[经济日报:虚拟货币“挖矿”监管不能留死角]12月25日,经济日报刊文“虚拟货币‘挖矿’监管不能留死角”。文章表示,对虚拟货币“挖矿”不留监管死角。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加强协调合作,共享监管信息,破解个人“挖矿”难监测、难排查等难题,形成整治合力;另一方面还要善用技术手段,从能耗、算力、资金流向等多方面跟踪侦破,做到全流程、全链条监管,让散户“挖矿”无处遁形。总体来看,在各部门各地区的集中整治下,目前无论是规模化“挖矿”还是分散式“挖矿”均得到了有效治理,未来随着监管盲区的一一扫除,相信距离虚拟货币“挖矿”清零目标的实现不会太遥远。
经济日报: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5G:经济日报今日刊文《5G融合应用要打“团体赛”》,文章指出5G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但也需要与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构建协同互补优势,从而发挥出乘数效应。[2021/7/26 1:16:09]
经济日报:一旦出现全球性监管收紧 NFT将遭受重创:4月22日,经济日报刊文“一季度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非同质化代币为何成‘网红’”。文章表示,最近的一系列“天价交易”事件,将NFT推进大众视野。NFT走红“出圈”的同时,也引来大量为暴富而来的投机者,使得交易弥漫着浓浓的炒作意味。更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监管层面。当前大部分国家并未对包括NFT在内的虚拟资产给予明确法律地位,未来监管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旦出现全球性监管收紧,NFT无疑将遭受重创。[2021/4/22 20:45:39]
经济日报:“区块链+”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经济日报今日发文称,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仍显不足。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数字化”,进而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资金脱实入虚的问题。基于区块链系统,数据可以被有效地确权,且数据要被多方验证并不可篡改,可以较为有效地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实现“可信数字化”,从而为金融机构投资、贷款提供大量可靠的基础信息,降低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风险。“上链”后的数据能够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实体经济会更加积极地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物流向信息流的映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急剧提升,进一步强化可信信息流,拉近资金流和实物流的距离。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项目上的广泛应用,将成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2018/5/24]
郑重声明: 经济日报:虚拟货币“挖矿”监管不能留死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