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例“区块链证据核验”案件开庭审理]3月2日消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法院系统首例运用“区块链证据核验”审理的案件。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在线开庭审理了此案。本案中,银行提交了经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案件通过“云上法庭”进行在线开庭。经过在线举证、质证以及认证后,案件仅历时1小时便顺利审结完毕并当庭宣判。判决书仍采用电子送达方式,当日即送达双方当事人。(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聘请承包商监控非法加密采矿:金色财经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15日发布“关于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政策机制研究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内蒙古蒙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标,政府预算为4.6万美元,目标是帮助内蒙古建立一个情报和响应部门,以持续分析和发现在该地区秘密进行加密货币挖矿的可能行动。上周披露的招标文件中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政府正在寻找揭露挖矿作业的具体细节,主要包括:
1.加密挖矿的生产和发展过程;
2.关于加密挖矿的国内外政策立场和监管环境;
3.内蒙古给予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的最初目的和政策优惠;
4.本地加密挖矿业务的成本、收入、能源消耗和税收细分;
5.本地加密挖矿操作的物理地址分布细分;
6.区分加密挖矿操作与其他大数据和云计算项目的技术;
7.主流挖矿硬件分析及其能耗细分;
8.清理加密挖矿作业的相关法律依据;
9.关闭加密挖矿业务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
10.针对加密挖矿操作的长期监管响应机制。[2021/9/16 23:29:43]
动态 | 内蒙古“虚拟货币”挖矿联合检查重点在“逃税漏税”而非清除矿场:据自媒体“吴说区块链”今日消息,近期内蒙古自治区联合检查组赴部分盟市,对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清理整顿情况进行联合检查。虽然此次检查发生在局集体学习区块链与发改委将虚拟货币挖矿从淘汰目录中删除之后,各界担忧政策风向有变。但据悉,此次检查是8月30日清理整顿挖矿企业的第二步后续工作,并非突发事件,并且较原定时间延迟了11天,检查将着重放在清查“电费优惠”与“逃税漏税”等行为,而非清除矿场。此前11月11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对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清理整顿情况联合检查的通知,检查时间从2019年11月11日持续到11月25日。[2019/11/15]
声音 | 电商专家:内蒙古应尽快建立区块链数字农业平台:据中新网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想方设法让当地的“土豆”变得更“国际化”。中国电商专家白仲夫认为,“在推动当地土豆的国际化进程中,内蒙古应尽快建立以农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区块链数字农业平台,实现可持续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的建设进程。”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古老的马铃薯产业与最新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将使内蒙古土豆的这张名片更加亮丽夺目,更加闻名遐迩。[2018/12/2]
郑重声明: 内蒙古首例“区块链证据核验”案件开庭审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